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创业club 协同发展共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连续两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造为国际科技产业创中心、“9+2”城市群如何实现产业共建协同发展、央企在大湾区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围绕这些话题,与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围绕“科技+金融”实现产业共建机遇共享
“深圳、广州的创新产业强,香港的金融业强,珠三角的制造业强,大家应该拧成一股绳,实现产业共建、机遇共享。”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出,大湾区规划建设要立足决策共商、产业共建、文化共生、机遇共享。产业共建的目标是打造以“科技+金融”为基础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他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打造“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先行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普及应用,探索建设“云上湾区”。同时,充分利用金融业集聚优势,在大湾区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提升金融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支撑力。
在机遇共享方面,马化腾建议国家层面研究出台政策举措,充分利用大湾区沟通内外、连接全球的独特优势,鼓励和支持大型央企、民企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香港、澳门设立国际总部,同时在大湾区内实施更加优惠的境外资本和企业进入政策,鼓励世界名企设立区域总部或创新研发中心,促进生产要素资源双向进出、有序流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建议积极推动大湾区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提高服务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效率。”
王景武表示,作为中国外向型程度最高的经济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内资金跨境自由流动,有助于大湾区在更高的层次上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世界级湾区竞争发展。
他建议,首先要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的整体规划;其次是抓住有利时间窗口拓宽跨境资金流动渠道,逐步增加资金流通途径,如完善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等跨境资金双向流通机制及配套政策等。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要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法律法规,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金海集团董事长梁华表示,与香港定位国际金融中心不同,澳门主要发展特色金融业,他建议澳门要紧紧抓住机遇,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发展特色金融,与大湾区各城市携手并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发展新技术助力大湾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科技把脉,成为很多代表、委员建言的重点。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陈勇表示,建议通过发展大数据、加强科技基建等举措,将整个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成智慧城市群,并在大湾区内成立国家级的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要瞄准世界级来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建议,在技术融合方面,大湾区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与湾区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促进大湾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他认为,在智能交通以及智能轨道等交通领域,大湾区内最容易产生产业集群,需要重点关注和扶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创新是贯穿其中的重要主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主委李心认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深化三地知识产权政策协调,促进知识产权资源共建共享,携手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李心建议在“一国两制”前提下,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协调试点,研究探讨三地专利、商标权利互认的可行性和申请注册费用减免机制,将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各项服务扩展到港澳地区。此外,在粤港、粤澳、泛珠合作基础上,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新机制,同时发挥三地区位和功能优势,共建共享湾区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共建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知识产权商用化联盟,提升三地间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和效率,打造全球性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成立千亿产业基金助力产业发展
“招商局集团要立足香港,深耕大湾区。”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建议,组建千亿级规模的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发展基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将大湾区的产业优势推广到世界。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在全世界仅次于纽约湾,也是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肯定会很有前景。” 全国政协委员、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表示,华润集团以实际行动支持大湾区发展,集团正以华润健康为主体、以医疗服务和康养服务为主要业务方向,搭建投资运营、康养产业、健康基金和健康教育四大业务平台,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建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一体化,加强邮轮旅游合作,发挥香港作为大湾区邮轮旅游枢纽平台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给知识产权、法律、会计、税收等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她建议,充分发挥粤港澳互有优势,加强粤港澳专业服务业互通合作,积极整合并共享专业资源信息,全面促进三地专业服务业的业务创新和深化合作。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