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知公告   坪山新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

坪山新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

发表于:2017-03-30 关注 
2015年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坪山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总体要求和深圳市第六届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力抓好各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新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5年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坪山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总体要求和深圳市第六届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力抓好各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新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2015年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一)地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新区201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9.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36亿元,增长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46.82亿元,增长15.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4亿元,增长2.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本级收入)29.65亿元,增长35.55%;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11.75亿美元,同比下降13%。


  (二)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

  一是三次产业比重持续优化。2015年前三季度,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0.1:68.1:31.8,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占比提高7.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新区积极引进和加快建设产业项目,新能源(汽车)基地已入驻比亚迪、沃特玛、嘉普通等新能源企业18家,“新能源汽车加速器项目”、“新能源汽车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和“在用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也在大力推进中;生物产业基地已入驻生物企业66家,涵盖生物技术制药、现代中医药、医药物流、医疗器械等领域。同时,出台了《坪山新区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暂行)》、《坪山新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暂行)》、《坪山新区关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暂行)》及其实施办法,有力助推产业发展,1-11月,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为139.5亿元,增长16.8%,约占GDP的35%。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坪山片区建设,出台了《坪山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新区科技创新主体的规模持续增大,目前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100家。2015年,新区专利质量提升明显,国内专利申请量为277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6.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91件,增长15.8%;国内专利授权总量为2148件,增长19.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83件,增长80.5%。四是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规划建设创客空间,目前在建创客空间有: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海科兴创客空间、以新材料为主题的三和空间、以智能识别为主题的众成联盟创客空间和以智慧医疗为主题的医疗器械梦工厂等。积极引进创新主体,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海科兴战略新兴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孵化器),截至目前,共入驻企业58家。不断丰富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体系,起草了《坪山新区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暂行)》、《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创客资助类)》等,制定了《坪山新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认定管理办法》,出台了《坪山新区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研究设立了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投向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重点投资于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中小微型创新企业,并引进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引导基金首只子基金,总规模为2.5亿元,已完成注册。五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推动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制造业发展生态环境,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编制了《坪山新区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且细化到具体项目,包括21项重点工程及26项保障措施,合计47项行动任务。积极调研社区集体经济,继续完善社区转型升级政策扶持体系,出台《坪山新区社区物业综合整治和转型升级工作暂行方案》,确定田心片区20万平方米厂房改造项目、深城投“嘉邻中心”等重点转型项目并大力推进,通过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淘汰重污染及落后产能企业,新区全年共计淘汰清理和转型245家企业,其中,重污染企业18家,无证无照经营主体164家,低端企业和来料加工转型企业63家。六是商贸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以马峦山郊野公园、东江纵队纪念馆以及金龟露营小镇为基础,成功推出三条“惠民游”特色旅游线路,商贸旅游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带动了消费增长。加快推动华谊兄弟文化城、文汇海外传媒中心项目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展,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文博会坪山新区分会场开幕式及2015首届深圳(坪山)雕塑提名展、雕塑艺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三)城市开发建设提质提速

  一是城市更新工作扎实推进。坪山围、宝山北、宝山南、马西和汤坑第一工业区等5个项目新列入更新计划,均田、正山甲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飞东、飞西项目已完成实施主体确认工作,龙田路口、正山甲二期项目正积极推进用地报批等相关工作,城市更新项目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基本完成全年任务。二是土地整备工作取得新进展。“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项目有序推进,南布试点已进入实施阶段,一期启动阶段4.42万平方米的土地已移交国有储备,沙湖试点已签署项目四方框架协议;截至12月底,共完成土地入库131.5万平方米,顺利完成了年度土地整备入库任务(131万平方米)。三是市容环境不断提升。制定并完善新区城市绿地规划系统(2012-2030),构建了新区“一核、两廊、三区、四带、多点”的绿地总体布局;推进公园景观塑造和“城市、片区、社区”三级绿道网络建设,各社区公园建设顺利推进,2015年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预计14.35平方米。四是城市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坪盐通道、南坪快速三期已在施工,其中坪盐通道一标(先行开工段)完成合同额的75%,南坪快速三期土建三标完成桥梁桩基40根;实现了坪山至深圳北高铁捷运化;优化调整了10条公交线路,新增了3条高铁捷运化接驳线路,有效缓解市民跨市出行压力;推进新一代公交候车亭建设,截至12月底已完成200座,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提升至97%;以“河长制”为契机,通过组织召开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专题协调会、河长工作会议,加快推进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一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深入开展市“百校扶百校”活动和区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活动200多场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薄弱学校的辐射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与北京第十一学校合作办学,推动教育高端发展;大力推进 “四优”工程建设,推动新区教育优质发展;与深圳同心基金会联合成立坪山同心教育基金会,积极探索教育事业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同时,做好学生学位补贴、教师从教津贴等各类补贴发放工作,受益家庭逾6000户,发放经费1296.73万元。二是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加快推进聚龙医院、健宁医院、新区妇幼保健院原址改扩建等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社康标准化2569万元配置参数采购;大力引进各类优秀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推进“名医”工程,并成功引进以汕头大学马廉教授为首的儿科、妇产科团队,有力提高新区妇幼医疗水平;积极推进优质资源合作办医,与深圳大学合作办医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圳大学妇幼保健院”正式挂牌,并探索新区中医院建设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开展新型“PPP”模式合作;大力推进社康中心创新改革试点,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66个,签约服务9117户,累计服务超过6.5万人次;积极推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工作单位,大力发展社康中心特色中医药服务;深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儿童预防接种等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量均稳步增长。三是公共文体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成功开展“麒麟祈福巡游”庆元宵、“关爱劳务工”文艺巡演等群众性活动925场;组织新区队伍参加市第11届外来青工文体节获得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及歌手大赛金、银、铜奖;举办《古风新韵—中国画名家提名展》等系列美术活动11场次,接待观众约2.2万名。引入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体育事业发展,成功举办了ITF青少年巡回赛、ATP男子挑战赛、ITF女子巡回赛三项国际网球赛事;加快推进坪山新区业余体育学校、坑梓综合体育中心、坪山体育中心三期等体育设施建设;新区勇夺广东省第14届运动会击剑项目个人、团体2个冠军,实现了深圳击剑队有史以来在省运会击剑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并夺得2015年深圳市“体彩杯”少年儿童击剑锦标赛4金6银4铜及团体总分第二名。四是居民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年内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务,计划供应保障性住房5500套,实际完成供应5501套;做好新区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共计发放家庭55户(126人),金额约32.83万元。五是就业保障服务呈现新常态。实施“筑梦计划”,充分发挥社区就业协理员作用,引入就业社工助力就业援助服务,对2015届户籍毕业生进行访问及就业创业情况登记;夯实民生服务底线,认定就业困难人员70人,妥善安置64人,困难人员安置率达91%,并发放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补贴337万元;强化多元创业服务,开展各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2期,参加培训人数达710人次;举办“春风行动”等公益招聘活动27场,参与求职人数20392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13005人。六是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惠老举措,为1500名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不断加强老年人优待服务,向2190名70岁以上户籍老人发放高龄老人津贴512.5万元,办理敬老优待证344张,暂住老人免费乘车证516张;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力度,结算支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费136.05万元。七是公益慈善事业成绩斐然。新区慈善会全年发放助医助困资助金31.3万元,协助辖区83名劳务工申请市“劳务工关爱基金”114万元,向84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20.3万元;开展2015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深圳公益慈善月”活动,募集善款400多万元;由比亚迪公司定向捐赠300万元的“坑梓社区基金会”目前已提请市民管局审议,待审议通过后即可挂牌成立。八是社区综合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新区共有13个社区获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授予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覆盖率达56.5%,其中坑梓办事处实现全覆盖。


  (五)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 “织网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完善“织网工程”业务数据处置通报、排名制度,打造政务办理协同平台,有力提升了事件处置效率,事件总办结率从最初的85.61%提升到目前的96.39%;打造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建立业务数据分析和定向推送分析信息给各职能部门、办事处和社区机制,全区已采集防洪防涝事件1836件,处置1729件,办结率达94.17%。二是进一步构建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服务体系。完成了2015年全区38个盆景项目的遴选,遴选出11个项目,并积极参加2015年度全市创新项目遴选,其中,“治安义工社会组织项目”、“微‘孝’行动爱满社区项目”入选。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工作稳步推进。推动实施8大类51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重点从就业援助、住房条件改善、医疗援助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领域,切实做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普及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举办开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系列活动40场,惠及人群近8000人;举办2015年“南粤幸福活动周”系列活动,累计发动广大外来工、非户籍常住居民、户籍居民共计约6万人次参与,共举办各类相关活动43项,较好地营造了“来了就是坪山人”的社会氛围。四是社区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深入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和“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建设,组建应急社工人才队伍,截至目前,新区共有社工263人,平均每万人拥有社工8名,在全市各区中比例最高;实施“孵化关爱”、“成长关爱”、“小项目,大建设”、“人才扶持”四项工程,采取政府资助、项目购买、创先评优等方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社会组织349家,其中2015年新增52家。五是信访维稳工作亮点突出。运用改革思维和法治精神,推进网上信访系统建设,全区全面安装了访客易系统,对接社会管理工作网,及时就地有效地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共办理群众上访案件168宗,为新区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六是社会治安进一步平稳转好。今年实现警情案件“稳中有降”的良好目标,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9%;发生的68起涉稳事件,其中化解了46起,稳控了22起,化解稳控率达到100%;未发生重特大案事件、群体性事件和消防安全事故。七是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6万人次,检查企业场所1619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4万处,已整改隐患1.6万处,发出限期整改指令书2142份,停产停业整顿75家,行政处罚110.29万元,发放宣传资料近10万份;建立群死群伤及重特大事故安全风险点监管机制,对风险点进行严格巡查、整改;建立安全生产预警制度,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防控工作。


  (六)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改革创新工作扎实推进。制定了新区2015年改革创新计划,着力推出8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16项着眼解决实际问题、N项群众反映期待的“微改革”项目。二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新区政务服务推出实体大厅审批、网上大厅审批、流动大厅审批三大组合拳,大力推行即来即办制度,使行政审批“少、转、快”优势更加明显,使前置审批从“瘦身”到“双规”并行。三是创建新型网格督查体系。与市网格办合作开展市区共建项目,建立了全市领先的以人脸识别考勤、GPS轨迹定位、大数据比对筛查与传统督察手段相结合的督查体系,为织网工程提供鲜活、准确、完整的基础数据,为开展公正客观的绩效考核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挂牌成立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无偿的“综合性、一站式、超市化”法律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区级、办事处、社区三级全覆盖。五是探索廉政监督新模式。将“廉洁使者”从40名扩充至81名,升级打造“廉洁使者”之家,实现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效互补,拓宽了廉政监督深度及广度。


  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新区虽然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看,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增长仍存在一定压力。随着国内经济增长趋缓,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式发展,进出口呈负增长,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新区保增长仍存在一定压力。二是新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大,城市化水平不高。在道路交通方面,新区次干道以上路网密度只有2.75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深标》4.0—6.0的要求;教育、卫生、公交、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覆盖面不广,服务水平低,与各区以及《深标》相比人均指标差距明显。


  三、新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围绕实现新常态下“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新区2016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入落实深圳市第六届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抢抓深圳东进战略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纲要落地,以创新思维抓产业,以克难思维抓交通,以品质思维抓城建,以实干思维抓民生,以统筹思维抓环境,以改革思维抓政务,实现产业、交通、城市、社会、环境质的飞跃,全力以赴建设深圳东北门户新城。


  (一)聚焦“智造”和创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1.提升新区制造业发展能级

  一是加快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制订和出台《坪山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新区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推动深圳华电坪山分布式能源项目、海普瑞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启动期)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积极争取大项目落户,并全力推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三是深入落实《坪山新区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把分解的47项行动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2.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从严执行制造业绿色低碳标准,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有效机制。二是继续推进集体经济转型。力争通过发展专业园区、专业市场等高端业态,推动社区集体经济由单一“租赁型”向“投资型”和“管理型”转变;鼓励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工业厂房园区的改造升级;抓好江岭美食灯光夜市、金龟健康休闲基地等转型升级示范项目;进一步夯实居民分红增收基础,尽力缩短转型升级周期。三是继续推动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根据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方案,重点做好监管设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积极谋划缩小围网等工作,为出口加工区全面转型升级打好坚实基础。四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重大产业园区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加速器二期)力争2016年完成土地招拍挂并启动前期工作;深圳华谊兄弟文化城(一期)实现2016年底前开工建设。五是创新用地出让方式,提高入驻企业质量。继续大力推进招拍挂产业用地出让,积极创新产业用地出让方式,试行产业用地网上推介,进一步提高新区产业用地价值和入驻企业质量。


  3.大力推动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坪山片区建设

  落实《坪山新区建设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进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坪山片区建设。以出台的《实施方案》为抓手,以坪山片区的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大园区建设为依托,全面推进建设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工作的开展,促进新区主导产业发展取得新高度。力争出台《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坪山片区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文件,并推动新区先行先试,先行示范,将示范区的建设推广到新区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各个环节。


  4.着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一是多举措推动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项目、科技研发平台和基础设施落户新区;邀请市科创委来新区举办宣讲会解决企业申报项目及科技创新平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争到2016年在企业建立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超过30家。二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新区“创客”群体发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创客空间及创客服务平台,继续跟进海科兴、三和空间等创客空间的建设工作,推进坪山新区创新广场建设并力争2016年完工,大力营造适宜创客发展的环境,为小微企业、海内外创客、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空间。三是推动新区创投基金对产业项目的支持。推动新区首只创投子基金正式运作,并进行具体项目投资,同时根据首只子基金的运行情况,适时增设子基金。


  (二)推进交通大会战,构建交通枢纽体系

  深入开展交通大会战,完善道路交通体系,提升道路交通服务质量。一是全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轨道14、16号线2016年启动工可研究;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高铁站点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接驳。二是加快高快速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东部过境通道、南坪快速路(三期)、坪盐通道等道路建设,争取早日实现与市中心的快速联系;加快推进坪西路(坪山至葵涌段)建设,为构建新区快速交通环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推进城市主干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龙坪路(坪山段)等4条主干道建设。四是完善内部道路循环。2016年计划打通4条断头路,并全力推进坑梓中心区等重点片区微循环路网建设。


  (三)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深圳东北门户

  1.推进城市更新,促进产城融合

  一是高品质推进城市更新。突出政府主导、注重规划统筹,在新区原有“1+1+5计划申报综合预审”的基础上,重点引进优质品牌开发企业,并结合新区重大项目、热点片区,优先推进工业区升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优先推进有利于坪山河干流、支流整治的更新项目,同时要求城市更新贡献的公共配套设施用地规模要取“深标”中上限。二是试点推进“整村城市更新”,通过城市更新对社区功能定位、产业转型及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并“一揽子”解决社区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优化城市更新结构。探索建立以拆除重建类为主,综合整治类、功能改变类统筹兼顾的城市更新开发模式结构;强化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工改工、工改商等类型项目的推进,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力争2016年实现1-2个综合整治类旧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的计划立项。四是注重城市更新项目储备。积极培育更多优质的城市更新项目,为新区在未来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深圳“东北门户”提供前提和保障,其中2016年新区力争推进至少3个项目新列入更新计划。


  2.加强土地整备,破解用地难题

  一是全面深化推进土地整备试点。进一步推动南布、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的实施,争取按计划完成土地入库和留用地开发等工作。二是探索多种整备模式。深入研究利用市场化手段开展土地整备工作,探索“多形式多途径”整备模式,不断优化土地整备工作模式体系。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体制,提高土地整备效率。强化沟通协调,推动上级主管部门加快研究非商品性质私房市场价测算规则、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征收等政策问题,并进一步优化新区土地整备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高土地整备的工作效率。


  3.以重点片区建设为支点,推动城市面貌改善

  一是大力推动重点片区、重点项目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工作。积极推进坪山中心区“半月环”地下空间利用和地面公园的规划设计,并着力推动将规划设计转化为具体项目实施,以快速提升城市形象和建筑品质。二是做好中心区四项品质提升工程建设研究工作。推进《坪山中心区城市照明详细规划》等品质提升工程建设研究工作,通过推动打造坪山中心区城市照明的特色、加强城市宣传以及提高整体夜文化品质,促进中心区城市面貌提升。三是大力推进坪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动坪山河综合整治工程,以此为契机,践行绿色发展,拓展两岸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片区城市形象。


  4. 加强水务工作,提高资源保障水平

  以坪山河水质达标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流域河道的整治工程和部分污水管网改造完善工程,改善两岸生态环境;强力按照规划继续推进重要区域的雨污分流管网工程的建设,推进重点片区污水支管网和漏排口的接驳完善和小区正本清源工作。


  (四)加强社会建设,提升民生幸福水平

  1. 创新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通过增加教育服务新供给,推进供给侧发力,推动新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一是抓常规管理促教育“四优”发展。重点实施“教师素质”和“办学条件”双提升计划,加快推动教育均衡化和“智慧教育”建设;新增创建3所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全年增加学前学位900个;探索实施电大中职班和公办幼儿园“大生均”拨款机制,制定民办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二是健全教育发展多元参与机制。深化与深圳同心教育基金会、北京十一学校等合作办学,成立并科学运作坪山同心教育基金会,争取完成第二实验学校施工图设计;重点推进深圳应用技术大学落户新区,快速提升新区教育影响力。三是协调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加快推进市第九高级中学、中山学校初中部、坪山中心小学改扩建等项目施工;大力推动实验学校南校区项目施工;加快推进光祖中学等6个改扩建项目及马峦小学、燕子岭学校、飞西学校、均田学校、秀新小学、新合路学校新建项目。


  2. 加强医疗体系建设,提升诊疗水平

  一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院用药监督管理及推广临床路径管理,遏制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医疗行为;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对获批的6个重点学科工作进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努力建设成为区内领先、具有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医学重点学科;进一步加强计生医疗服务;继续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合作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的格局。二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加快推进社康中心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碧岭社康中心试点实现正式运行;大力推进家庭医生项目,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绩效管理和考核监督;规范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社康中心的技术指导、日常督导和业务培训。三是加快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新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健宁医院、新区妇幼保健院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聚龙医院争取2016年9月交付使用;加快推进社康中心标准化改造,争取2016年完成4家,切实改善社康中心硬件设施落后局面。


  3. 丰富公共文体活动,实现文体惠民

  一是继续开展社区才艺大赛、企业文化节、“关爱外来建设者”文艺巡演等多形式文化活动,以各节假日为节点为社区群众、企业员工组织开展800场文化活动。二是组织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游泳、长跑日活动等至少7项全民健身传统赛事活动,满足社区群众和来深建设者健身锻炼需求。三是推动体育市场化运作。谋划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成立体育产业配套服务机构;进一步联合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承办较高级别体育赛事;继续引入高水平体育职业俱乐部或培训机构落户坪山。


  4.创新筹集方式,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

  不断创新保障房筹集方式,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障房源筹集以挖潜存量用地、盘活未利用或低效利用土地资源为主要手段,采用城市更新配建、企业自有用地建设、政府收购、跨区域筹集等多种形式予以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由财政资金主导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转变,通过城市更新等方式,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5. 狠抓社区工作,深化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深化“织网工程”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根据决策指挥、业务办理和基层治理等实际需求,提升和深化“织网工程”应用,提高服务管理和决策效率。二是强化“风景林工程”建设。完善提升“风景林工程”第一批建设项目,继续挖掘“新盆景”,力争2016年培育15个“新盆景”项目,不断扩大项目服务覆盖半径,并争取2个项目入选全市创新项目培育计划,推动新区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继续普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领域,让更多普通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并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企业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积极提供公共服务。四是加强基层治理。统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激发社区活力,在抓实抓好各社区居民议事会基础上,试点探索以居民小区为单元,以服务中心为纽带,小区物业、业主代表、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小区事务协商,政府、企业、学校、医院、基金会等社区内外多方资源联动满足小区实际需求的自治模式。五是创新群众工作。通过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并支持公众以团体形式参与决策等完善群众决策咨询制度,并依托“织网工程”,借助信息化开展群众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六是深入推进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巩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成果,不断创新减灾防灾工作模式,加强基层灾情信息员建设,整合新区各职能部门、办事处、社区三级综合减灾物资储备力量,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七是迎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检查验收。推进形成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实施“一中心多站点”和能人工作室全覆盖两大工程,推动产出实验区建设经验书籍、社工服务优秀案例汇编等6项成果,迎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检查验收。


  6.夯实基础工作,提高社会服务实效

  一是推进“和谐劳动”信息化和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健全和深化应用应急指挥(处置)中心平台, 提升突发劳动纠纷事件处置效率,搭建起社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社会化的三级调解网络,构建多层级多元化化解劳资纠纷途径;同时,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将受理权限下放至社区一级,打造“十分钟就业服务圈”。二是创新推进残疾人服务。开发“残疾人服务微信APP平台”,推动互联网与残疾人传统服务模式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残疾人在线服务预约、需求反馈、业务办理等简易操作。三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设拥有500个养老床位的区级养老院,形成市、区、街道三位一体的养老架构;完善健康体检项目的设计,增强免费体检项目针对性和实用性, 不断扩大建档人群,并指导老年人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的运营。四是大力推进慈善工作。加大宣传,提升新区慈善公信力;推进社区基金会试点工作,促进社区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利用慈善超市平台,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点建设,进一步扩大新区接收捐赠的覆盖范围。五是推进救助管理机制创新。强化与城管、公安、医疗、救助站等部门沟通联系,着力探索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制,提升流浪乞讨人员的救治(助)能力和救助水平。六是加强安全生产隐患监管与处置。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底图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同时推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确保安全生产隐患防范全面、监管到位、处置及时。


  (五)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绿色低碳新城

  一是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积极推动新区新建项目中使用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二是构建绿色低碳公共交通体系。加大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辆投放力度,推进公交充电桩建设。三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城市系统。规划构建“一廊两片,以水为媒,生态入城,绿地成网”的绿地格局;建设城市出行300-500米绿色生态公园休闲生活服务圈;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积极回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中水,尽量满足城市绿化的生态用水需求。四是推进坪山河综合整治工程。统筹推进坪山河干流及流域防洪排涝、治水提质、生态修复优化及景观提升,将坪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将坪山河打造成为低碳生态廊道。五是整合新区产业、交通、建筑、能源等方面的现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


  (六)坚持改革创新,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政府

  一是重构行政审批制度流程。全面摸清区级现有行政审批事项,对保留执行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目录化、标准化和动态化管理,探索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机制。二是推动智慧坪山建设。建立新区首席信息官制度,构建新区信息化管理和技术统筹体系,完成智慧坪山顶层设计工作,为项目统筹、项目建设和数据治理提供支撑。三是打造关注民生的资讯平台,完善方便市民的办事平台。将各级政务服务机构打造为“市民之家”,将大部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办理的非行政序列手续纳入“市民之家”,争取一并办妥银行、通讯、公交等“家事”。